世纪旅游网 > 景点 > 正文
晋祠,千年历史留下的一幅璀璨绚烂画卷
2022-10-02 10:35:30 来源: 世纪旅游网
  陈鲁宁 文 图  晋祠,位于太原悬瓮山麓晋水源头处,是集古代祠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描绘出世界东方建筑、园林、雕刻、碑文艺术的极为辉煌壮美、璀璨绚烂画卷

  陈鲁宁 文/图

  晋祠,位于太原悬瓮山麓晋水源头处,是集古代祠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描绘出世界东方建筑、园林、雕刻、碑文艺术的极为辉煌壮美、璀璨绚烂画卷。

  晋祠,既是皇苑,又可说是一处古建筑万花筒似的精美园林。

  千年历史的晋祠,遗存下北齐、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各个朝代的殿、堂、楼、阁、亭、台、桥、榭等各式建筑百余座,各种雕塑近两百尊,碑碣四百四十块,诗文匾联两百多幅,古树名木九十六株,其中上千年的古树三十株,不愧为世人赞誉的古代文化艺术的博物馆。

  晋祠中的宋代建筑圣母殿、鱼沼飞梁,金代建筑献殿,被世人誉为三大国宝建筑。祠中的难老泉、宋代塑像、周柏,则被誉为“晋祠三绝”。

  穿越千百年时空,走进晋祠胜境,去欣赏这一处中国最早的祠庙建筑群,去捕捉观赏美轮美奂的遗世园林,去拜谒意蕴深厚的文化博物馆,很早以来就一直是萦绕旅人心头的一个夙愿。

  晋祠三桥

  

  山西人有句老话,“不游晋祠,枉到太原”。

  那么,晋祠究竟有何神奇之处呐?

  去晋祠那天,天空飘着沥沥细雨,一根根雨丝,仿佛都争着在告诉旅者,此地所蛰伏的每一座古老建筑背后所蕴涵的一个个深邃的历史典故和悠久文化史诗…….

  晋水,发源于此,故而《山海经》记载:“悬瓮之山,晋水出焉”。晋祠的前身,是供奉周成王的弟弟、晋国始封诸侯唐叔虞的祠庙。叔虞死后,其子燮父,因晋水之故,改国号“唐”为“晋”。山西简称“晋”,即由此而来。晋祠是在古唐国的遗址上修建的,这个地方原来叫“古唐屯”,“北唐村”,“北唐国”,是当地老百姓叫了几千年的古名称。

  太原旧称晋阳,为中原紧挨着边塞的历代重镇。南北朝时曾是东魏、北齐的别都,隋代是仅次于长安、洛阳的全国第三大都市。唐太宗李世民从晋阳起兵,遂创立了大唐二十一代帝王之业(289年)的江山。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后晋、后汉与北汉等朝代的帝王,多发迹于晋阳,它因此有了“龙兴之城”的盛名。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赵光义率大军攻灭北汉。先火焚,后水淹,毁晋阳,不惜一切,要断这“龙气”。欲断“龙气”,改主祀,成了最直接的选择。于是,晋祠的主殿,改成了圣母殿,供奉起唐叔虞的母亲、姜子牙的女儿——邑姜。这样的改变,于中国礼教上,无可挑剔,但却委屈了唐王叔虞,其祠堂被迁至圣母殿的北侧,孤零零地偏居一隅。

  回溯历史,最早有文字描述的晋祠,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于晋川之中最为胜处” 。

  由此可见,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北魏,晋祠就已颇具规模。其后,历经北齐、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等各朝的重修和扩建,形成了一个涵盖着殿堂楼阁、亭台轩榭的庞大建筑群。此时,祭祀的主神,儿子换成母亲,变为“晋源之神”之圣母,还有众多的神灵和历史人物附祀,形成今日山环水绕,古木参天,集儒释道于一统,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

  走过汉白玉雕凿的三排迎宾桥,就进入了晋祠深处的胜境。背依悬瓮山的晋祠,堪舆风水绝佳,历经风雨的众多古建筑,依山傍水、错落有致,亭桥点缀,泉水环绕,一派北方园林雄浑壮阔,自然流畅的造化,同时兼具江南园林风韵。

  以中轴线为主,划分左右两边开始布局建筑,属北宋首创之营造规范。最早,元大都落户北京城,故宫始建,其建设蓝本,就是晋祠。

  据说,大规模建设故宫前,朱元璋就曾派他的亲家谢成,赶赴晋阳城勘察,取经晋祠。

  梁思成、林徽因评价说:“一进了晋祠大门,那一种说不出的美丽辉映的大花园,使我们惊喜愉悦,过于初时的期望。无以名之,只得叫它作花园。其实晋祠布置又像庙观的院落,又像华丽的宫苑,全部兼有开敞堂皇的局面和曲折深邃的雅趣,大殿楼阁在古树婆娑池流映带之间,实像一个放大的私家园亭”。

  从空中俯瞰,晋祠核心古建筑群,西倚悬瓮山,分为中、北、南三路。自东向西形成一条明显的中轴线,中路汇聚了全部的精华,一条智伯渠,蜿蜒曲折,萦绕左右。依次安置有,享誉中外明代的水镜台、金代建筑献殿、宋代建筑鱼沼飞梁、圣母殿三大国宝建筑,还衬配着祠中的周柏、宋代塑像、和难老泉,被誉为“晋祠三绝”。

  水镜台,源自《汉书·韩安国传》中“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逃”的典故。建于明代的古代迎神赛社戏的舞台,与正殿,遥遥相对,造型别致,由不同时期所建的两座房屋组合而成。东部封闭,相当于后台,采用重檐歇山屋顶,西部开敞,是表演的舞台,采用卷棚歇山屋顶,装饰十分华丽。

  水镜台大戏台

  每年的晋祠庙会期间,水镜台上,必定会演出晋剧《无字碑》,唱出晋阳百姓,对赵光义毁灭晋阳城、荼毒生灵的行为的切齿痛恨。

  站在戏台前向西看,整个晋祠的庭园宛若另一个巨大的戏台,天作帷幕,山川为屏,集中体现出中国古代建筑殿、台、楼、阁四种风格,与水泉、古木一道演绎出一场更为恢宏的大戏,余音袅袅,绵延千载。

  再向前行,就到了献殿,晋祠的三大国宝建筑之一。它是一座三开间歇山顶殿宇,金代兴建,明代万历二十二年修葺,结构精致,犹如凉亭,四面开敞,完全不设围墙,以直棂木栅栏围合。北宋《营造法式》中描绘此结构,为“叉子”。

  献殿

  献殿里摆放祭品,相当于放大的供桌。古建筑全身上下,仅靠木结构梁柱体来支撑。墙在殿里,其实并不承重,因此民间有“墙倒屋不塌”的谚语,这座没有墙壁的献殿,恰好印证了这个特点。

  鱼沼飞梁,被列为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二,是我国桥梁建筑史上甚为罕见的十字形立交古桥。“鱼沼”为晋水第二泉源。“飞梁”石桥,跨越水沼。桥面东西平坦,南北两面垂折,如鸟之双翼。梁思成称:“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

  鱼沼飞梁——“晋水第二泉”之源

  不知不觉中,旅人在苍松古柏的浓荫掩映下,来到中路最后一座古建筑圣母殿——晋祠主殿,它是三大国宝建筑中最为重要的古建筑。圣母殿,创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距今大约一千多年的时间。面阔七间、进深六间,是一座重檐歇山顶大殿,巍峨崇宏,气势恢宏,堪称我国古代木构建筑中的杰作。大殿四周设一圈宽阔的围廊,其中前廊有两间之宽,显得特别开敞通透。八根檐柱上雕有盘龙形象,昂首顾盼,炯炯有神,檐下宋代斗拱,疏密有致,富涵韵感。一组斗拱,称为“一朵铺作”,像呵护着朵朵绽放彩莲的一只只手掌,承托起悬挑的屋檐。

  圣母殿盘龙

  圣母殿,作为一座经典古建筑,殿檐高翘,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巍峨中显出宋代特有的宛转秀美之风,既不同于唐代的刚劲雄健,也不同于明清的拘谨细腻。

  移步殿堂内,供奉着彩色圣母塑像和四十多尊彩塑侍女像,除了两尊明代补塑之外,都是宋代原塑造像,一笔一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突破了前代宗教造像固化模式,塑造了当时社会芸芸众生的真实生活,开创了雕塑写实风格的先河。不仅是中国雕塑史上唯一一处塑造宫廷侍女的塑像的殿堂,亦成为古代雕塑艺术宝库中罕见的珍品。

  绿荫华盖下的圣母殿

  圣母的原型,大多数人认为是唐叔虞的母亲邑姜。端坐在木制神龛中,头戴凤冠,身披蟒袍,面容端庄。两侧侍女们,身高约一米六许,年龄介于十六岁到四十岁间,身披宋绣罗裙、半臂、背子等服饰,手中捧着文印、饮食器皿和梳妆用具,各自身份,一览无余。

  侍女彩塑(取自网络)

  据说梅兰芳先生,最喜欢北侧一尊微微低头的侍女像,正面是含笑的表情,侧面却有点悲戚,真似“一颦一笑似诉生平”。这些温柔的侍女像和金人台上刚健的铁铸神将形成鲜明对比,相映成趣。

  圣母殿内,不设柱子,也不设天花板,加工精细的木构梁架纵览无余。宋朝《营造法式》中,称其“彻上明造”,工匠们留出极为宽敞的空间,殿堂显得特别干净透彻。

  圣母殿左右分别为三开间的苗裔堂和台骀庙,仿佛是正殿的两位侍从,静静地站立在两旁。台骀,是传说中上古少昊氏之子,与大禹一样是治水的英雄。

  苗裔堂前的周柏,又名“齐年柏”, 为晋祠三绝之一。相传植于周初,距今逾三千年。树干龟裂,犹如沧桑的老人,侧卧于台阶一侧。另有一株唐槐,树干粗大,苍劲盘曲,柔枝万缕,生机盎然。四周还有大量的松、柏、槐、柳树,掩映在亭台楼阁之间,带来浓密的绿荫华盖。

  周柏,又名“齐年柏”

  北宋欧阳修有诗赞曰:“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 齐年柏,树身向南斜卧,龙舞虬屈,形似卧龙,俗称“卧龙柏”。《水经注》称其“左右杂树交荫,希见曦景”…意思说这里就到处古木参天,把早晨的阳光都遮住了。

  伸入晋祠腹地,可以看到,晋祠之水,在祠内蜿蜒流动,呈现出古建筑之外的另一大看点。清澈见底的智伯渠,过去叫明正渠,主要水源来自晋水。它是春秋先人修建的第一处农田水利灌溉系统,修建它,不仅为约束晋水,以免发水泛滥祸害农田,更重要是为解决三晋大地农田水利的灌溉。仅从这一点,你就可以想象当年的晋水流域之广袤。

  智伯渠一隅

  晋祠共有三处水池。难老泉、善利泉,分别为晋水之两处源头。四方形的鱼沼,则是晋水第三个源头。

  难老泉的泉水通过暗渠,再经过一个龙头流出,汇入东侧另一长方形的水池中。这个水池特意用石坝分割成不同标高的水面,水流层叠而下,带来潺潺流动的动态效果,令人联想起南宋朱熹的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水池边,石造的不系舟,犹如江南园林中的画舫。下面的台基,做得很像一艘船的船头。旁边的洗耳洞,源自上古隐士许由的传说,一泓清泉,终年不绝,叮咚叮咚,流水潺潺。

  难老泉,晋水之主要源头,俗称南海眼。“难老”之名取自《诗经》“永锡难老”句。旅人抵近观看,泉水喷涌而出,白练飞展,聚散不定,飞湍流急,泻入百尺清潭,激起万千水花,晶莹透彻,长流不息。晋祠的亭台楼阁尽在泉中荡漾。泉水昼夜涌流,声响如玉。大诗人李白见此,曾诗情勃发,留下了“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的名句。

  难老泉

  “泉出乎地,地久泉俱久;水生于天,天长水也长”。

  难老泉水流出后,一分为二,北面流经金人台前的一支,顺渠道蜿蜒穿越晋祠,名“智伯渠”。最初开凿智伯渠,完全出于军事需要。春秋时期,智伯瑶联合韩康子虎、魏桓子驹欲灭赵襄子无恤。赵襄子坚守晋阳城,智伯遂开渠引晋祠水、汾河水灌城。赵襄子派人说服韩、魏两家,共同反击蛮横贪婪的智伯。智伯被擒杀后,“三晋分家”,赵、魏、韩取代了曾不可一世的强悍晋国。

  善利泉,是晋水的又一源泉,位于鱼沼飞梁北侧,与难老泉左右对称,一起构成晋水源头。“善利”,取义于《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北齐天保年间于泉水之上建亭,名“善利泉亭”。亭联曰:善在养民,德周乎万世;利能济物,泽遍于群生。

  善利泉亭(取自网络)

  晋祠中还有两处古建筑与水有关,一是水母楼,一是台骀庙。

  水母楼,位于圣母殿南侧,难老泉亭上方,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创建,俗称梳妆楼,别号水晶宫。两层楼阁,楼上供奉水母神像与侍女塑像共九尊。楼下有三窟石洞,中窟奉祀水母,端坐于瓮形座上,神态自若。

  水母,相传姓柳,生性善良勤劳,却遭婆婆百般虐待。当地缺水,她每天翻山越岭地挑水,感动了仙人,送她一条金丝马鞭,只要放在瓮中轻轻一提,就有水了,全村人也都不用再挑水了。婆婆小肚鸡肠,不愿与村人共享用水,便打发柳氏回娘家,然后从瓮里抽出马鞭。不料一声巨响,水从瓮中喷涌而出,眼看淹没了村庄。柳氏正在梳妆,闻悉即刻赶回婆家,不顾生命安危坐于瓮上。水不再喷涌,而是缓缓流淌,成了源源不断的难老泉。

  台骀池

  台骀庙,位于圣母殿南,供奉三皇五帝时代太原地区的治水领袖——台骀。殿中央供奉明代木雕台骀像,左供土地神,右供五道神。相传,台骀原是张氏始祖,后因治水有功被尊为汾水之神,简称水神。

  中国绝大多数的祠庙群,大都采用对称的布局,拥有严谨的中轴线,显得肃穆有余,灵活不足。晋祠也有中轴线,但并非一条绝对直线,而是一条微妙的折线,绝大部分建筑物的朝向,不拘一格,顺势而为,主体建筑坐西朝东,两侧布局保持均衡,又不强求对称,于庄严之中蕴含自由灵动之气。

  空中俯瞰,晋祠的古建筑,还分有北、南两路。

  北路建筑,大多坐北朝南,随地形展开,面南背北。最东近入口处有假山,建有文昌宫,正面筑洞三穴,为七贤祠。洞上建三开间建筑,即为文昌阁,供奉主管文运的文昌帝君,左右为平台游廊。

  文昌宫之西为东岳祠,正殿三间,悬山顶,悬“治明理幽”匾,前有一单间歇山小轩。东岳祠向西为昊天神祠,分两进院落,关帝庙居前院,三清洞居后院,洞上为玉皇阁。

  再向西,就是原来的主祠——唐叔虞祠,拥有两进院落,元代重建,明清时期曾经重修。大门三间,悬山顶。前院有享殿三间,歇山顶,两侧为碑廊。后院正殿五间,歇山顶,其构架带有典型的元代建筑特征。殿内供奉唐叔虞像,殿前有东西配殿各三间。祠大门东侧有陈列唐代御碑的小亭,西侧有松水亭和八角形的善利泉亭。

  最后,北部沿山坡建有一组建筑,巧借山势,错落有致。沿石蹬拾级而上,依次有朝阳洞、云陶洞、开源洞、待凤轩、三台阁、读书台、吕仙阁、老君洞等建筑。

  南路的建筑,则翻了个儿,坐南朝北,而且很好地和山坡、古树、水系融合在一起,将理性秩序和浪漫气质融为一体。最东面,有胜瀛楼,二层三间,歇山顶,楼上开敞,风致高爽。楼西北有一座三开间的流碧榭,左右各带小榭三间,又名白鹤亭。旁边的双孔小桥名叫挂雪桥,每逢雪天,桥身晶莹如玉雕,号称“双桥挂雪”。

  胜瀛楼西南,有三圣祠和同乐亭,三圣祠中供奉药王、真君和龙王。南侧有子乔祠,为明代文臣王琼为纪念先祖太子晋所建。

  水母楼之北的山坡上,建有清代的公输子祠,正殿三间,供奉古代名匠公输般——就是传说中大名鼎鼎的木匠祖师爷鲁班。

  自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对晋祠风光进行描绘之后,历代无数名人雅士纷至沓来,在晋祠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书迹和诗文,化为匾额和石碑,成为晋祠文化遗产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

  唐太宗李世民辅佐其父李渊,起兵反隋时曾在晋祠祈祷。大唐建立后,李世民于贞观二十年(646年)东征高丽得胜归来时,驾幸晋祠游览,亲笔写下《晋祠之铭并序》碑文,这就是现存的御书碑。

  御书碑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在晋祠寓居颇久,写有不少吟咏晋祠的诗篇,如《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白居易,则留下《和裴令公新开龙泉晋水二池》诗文,吟咏晋祠风光。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游晋祠时,写下“神哉叔虞庙,地胜出佳泉”。同时期的欧阳修,亦曾作游晋祠的长诗。金代诗人元好问诗赞晋祠 “乾坤一雨风尘了,好就川源问乞灵”。明代名士于谦、王琼、刘龙,清代杨廷睿、赵谦德、刘大鹏等都留有诗文。

  水上晋祠

  

  明末清初著名的学者、书法家、画家、金石家和医学家傅山初名鼎臣,字青竹,后改字青主,山西阳曲人,曾经在晋祠中居住生活多年,在晋祠中留下了不少墨迹,著名者如难老泉亭中的“难老”立匾、周柏前的题款以及云陶洞的题字和吕仙阁、景宜园的题联,还作有《古柏歌》《宿云陶诗》,以托其不坠之志。

  清代著名学者朱彝尊对晋祠文物情有独钟,曾五游晋祠,并写下《游晋祠记》一文,成为古文佳篇。清代进士杨二酉是晋祠镇本地人,晋祠中有不少匾额和石刻出自其手,如水镜台之额、苗裔堂中“赞化育”匾额、同乐亭碑记、待凤轩楹联等,得到地方人士的特别珍爱。

  其实,每一位来晋祠游览的人,都可以踏着往昔李白、欧阳修的足迹,梁思成、林徽因的脚印,欣赏他们曾经看到或没看到的景象,体会时光变迁所带来的历史沧桑,领略其中难以言传的古老建筑的意境。捕捉一个又一个它们传递出的文化信息,站在祖先留下的这些宝贵空间中,去体会其中凝聚的历史和流淌的建筑意蕴,成为历史的感受者和文化的承接者。

  晋祠的建筑,历经北齐、隋、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一直到民国,每个时期都留下了古建筑精品。正是由古建筑包括殿堂,楼阁,画亭,水榭,牌坊,戏台甚至窑洞,有的宏伟壮观,有的小巧宜人,有的依山傍水,有的因地制宜,千变万化非常迷人!

  兴许,正是这种由漫长历史积累而形成的丰富多彩的参差美感,世界上任何建筑无法予以替代的文化底蕴,才是晋祠,最最让人迷摄而震撼心悸的无比神奇之处!

  晋祠,永锡难老,诚如世人所言之难老泉,长流常新,永远不会老去,老去的只是漫漫时光……。

  晋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欢迎投稿 |
辽ICP备19018940号-4 Copyright © 2003-2021 u20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世纪旅游网 版权所有